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

03-01晏子機智的故事

國語課提到的晏子本名晏嬰,生年不詳,死於齊景公四十八年(公元前550年)。謚曰平,字仲,故又稱景平仲或晏平。由於其影響甚大,像孔丘被尊稱為「孔子」一樣,他也被人尊稱為「晏子」。


人不可貌相 

古時候和現代一樣,男人以高大為美。一般標準,是所謂「堂堂七尺之軀」 。而晏子則身高不足五尺,可想而知他是多麼的矮小了。但,人的價值, 到底不在於高矮、美醜,而在於他生前做了些什麼?又留下了什麼可以為後世楷模的事功?歷史上以個子矮小而聞名者,西方有拿破崙,中國則有晏子。拿破崙以軍事天才留名青史,晏子則以處世智慧供人玩味。晏子,是齊國的宰相。就當時來說,各國知名。知名的原因,一則是他的賢能, 二則是他的矮小。
下面是從網路上找到關於晏子機智的故事。 



晏子使楚 

一次,晏子出使到楚國去,楚國國王知道晏子的個子很矮,就想捉弄他。楚王命人在城墻的大門旁邊又開了個小門,請晏子從小門進去。   
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,嚴詞加以拒絕。他說:「到了狗國,才走狗洞,我現在是出使楚國,不應該走狗門。」
  招待晏子的官員聽他這麼一說,只好請他從大門進去。晏子進去以後,就拜見楚王。楚王故意問:「是因為齊國再沒有別人,才派你來的嗎?」
  晏子回答說:「齊國的人多極了,僅都城就有上百條街道,人們把衣袖舉起來,就可以遮住太陽;人們甩掉汗水就象下雨一樣。大街上人們肩靠肩,很擁擠,怎麼說齊國沒人呢?」
  楚王接著問:「既然如此,那麼為什麼派你出訪呢?」
 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:「我們齊國派使節出訪很有講究,對那些精明能幹的的人,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;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使臣,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。我是使臣中最愚蠢、最無能的人,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國來了。」晏子的話使本打算要戲弄他的楚國君臣們面面相覷,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



橘化為枳比喻同樣的東西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引起變化。 

在這次出訪之後,晏子又有一次出使楚國。楚王聽說晏子要來,就向他的大臣們說:「晏子是齊國最有才能,最善於辯論的人。現在他又要到我們楚國來,我想羞辱他一下,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嗎?」
  有一個官員建議說:「等晏子來的時候,我叫兩個士兵綁一個人,從大王面前走過,大王就問:綁的是什麼人?士兵就回答說:齊國人。大王再問:為什麼要綁他?士兵就說:因為他偷了東西。」楚王覺得這是一個羞辱晏子的好主意,就按此佈置妥當。 
晏子來到楚國,楚王設宴招待他。正在飲酒的時候,兩名士兵綁著一個人來見楚王。楚王問道:「你們綁的是什麼人,為什麼綁他?」   
士兵回答說:「是齊國人,因為他偷了東西。」   
楚王故意看著晏子說:「齊國人天生都很會做賊嗎?」   
晏子從席上站起來,一本正經地說:「我聽人說過,橘生長在淮河以南是橘,生長在淮河以北,就成了枳。這兩種植物樹葉一樣,果實味道卻不同,什麼緣故呢?之所以會這樣,是水土不同的緣故。現在,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,到了楚國就學會了偷盜,是不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啊?」
 楚王聽了晏子一番反駁,苦笑著承認說:「我本來是想取笑你的,反而被你取笑了,我真佩服你。」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晏子治理東阿
晏子德行出眾,智慧過人,但從不追名逐利,也不攀求貴族強權。
有一次,齊景公派遣晏子管理東阿這個地方,晏子於是受命前往。想不到晏子治理東阿三年後,竟名聲敗壞,國人皆知。
消息傳到齊景公耳中時,齊景公非常不高興,把晏子叫回來,當面訓斥他說:「以你的才能,治理東阿應該有不錯的成果,所以才派你前往治理,可是聽說如今的東阿亂得不像樣,你回去好好反省一番!」齊景公氣得因此還要罷免晏子的職務。
晏子齊景公大為不悅,也沒有做任何解釋,只是作禮謝罪的說:「晏嬰知道自己的過錯了,請再給臣一個治理東阿的機會,三年之後,聲譽一定會傳遍全國,如果還是不能治好,臣情願受死。」
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,內心也有所不忍,便再次派他治理東阿
經過了三年,晏子的好名聲果然傳遍全國。當晏子前來獻上賦稅簿時,齊景公非常歡喜,親自迎接晏子
晏子拜見齊景公後,齊景公坐下,向晏子致賀並贊賞他說:「先生您將東阿治理得真好啊!」於是齊景公想要獎賞晏子的政績,但是,晏子卻不肯接受。
齊景公感到奇怪,問他為什麼不接受賞賜,晏子這才向齊景公回答說:「晏嬰在治理東阿的前三年時,開闢交通,修築道路,防止盜賊,所以使得一些邪惡作壞的人對我感到厭惡;我還獎勵勤儉孝順的美行,處罰偷盜懶惰的人,所以懶惰成性的人對我也感到厭惡;當我在判決訴訟案件時,不討好當地的貴族強權,所以那些貴族強權對我也感到厭惡;身邊如果有人對我有所請求拜託,只要合法就答應,但是違法就拒絕,所以身邊有人也因此對我不滿。因此,那些人都對我晏嬰不滿,所以就開始對外毀壞我的名聲,也在君王身邊說我的壞話,所以前三年我才會惡名昭彰,國人皆知,還傳到君王您耳裡啊。」
「後來在東阿的三年,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,小心地處理。不修道路,延緩建設;不獎勵勤儉孝順的美行,也不處罰那些偷盜奸邪的行為;判決訴訟案件時,也會尊重權貴強權者的意見;身邊有人對我有所請求,一律答應,對於前來賄賂的人也不再拒絕。因此,那些人都對我感到滿意,開始對外稱讚我的表現,對內也向君王您說我的好話了。」
「但是,晏嬰治理東阿的前三年時,秉公守禮,救濟貧民,百姓沒有一個受凍挨餓;但是後三年的改變,卻讓人民沒有積糧儲蓄,超果一半的百姓都吃不飽。原本前三年應受獎賞的做法,君王您卻惱怒生氣,想要嚴懲我;現在應被殺頭的後三年作為,君王您卻親自來迎接我,還向我道賀。我實在不想再這樣做,因此想要辭掉東阿的工作,讓更有賢德能力的人來擔任,怎敢再接受君王的賞賜啊!」
於是,晏子齊景公鄭重的拜了兩拜,準備離去。
齊景公聽後感到震驚,見子要走,連忙起身說:「您就再盡力治理東阿吧!東阿是您的東阿,我不再干預了。」
從此,齊景公知道了晏子的賢德,於是開始重用他來輔佐國家大政,三年後而齊國果然成為強國。


土地廟的老鼠和酒店的惡狗 

晏子是齊國宰相,非常有智慧,國君很看重他,經常向他請教治國的方法。有一天,齊景公問晏子:「治理國家時,最怕那些事物?」「最怕土地廟的老鼠和酒店的惡狗。」
   說完,看到齊景公不明白的表情,便解釋說:「或許你會覺得奇怪,治國怎麼會和土地廟的老鼠以及酒店的惡狗有關係呢?其實那只是一個比喻。您看,土地廟是用木板搭好,再塗上泥土。老鼠來了就打洞,住在裡面,吃廟裡的供品。如果要撲滅老鼠,又有很多事要考慮:用火燻,怕燒壞了木板,萬一木板著火,救都來不及救,好好的土地廟,可能就此沒了。用水灌,把老鼠淹死,萬一沖壞了泥土,土地廟也保不住了。君上,這些老鼠無法除去,就是因為仗著土地廟的保護。而國家裡,也有像土地廟中老鼠一樣的壞人,對內欺騙君主,對外作威作福。若不殺他,他在朝中作亂;若要殺他,作君王的又庇護他。殺不是,不殺也不是,不正像土地廟的老鼠嗎?」
   晏子停了一停又說:「我再講酒店的惡狗。宋國有家酒店,出產的酒又好又清潔,照理說,應該生意很好才是。但是奇怪了,酒就是賣不出去,賣到最後酒都變酸了,還是沒賣完。酒店老闆自己都不清楚什麼緣故:『真是奇怪,我的酒好,遠近馳名,每回送禮,請親友嚐嚐我的酒,大家都翹起拇指,大聲讚好,怎麼會賣不出去呢,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』說著他就去詢問熟人的意見。『我說老王、老李、趙大,你們三位都在這兒,恰好幫我分析分析這件事。大家都說我的酒好,怎麼都不來買?』
  『老兄啊,你家的酒好,那是沒話說,不過,您家那條寶貝狗就差了,客人還沒進門牠就叫,見了人就咬。我一想到要上你們家就怕呀!』『是啊,每次上你們家打酒,還沒到門邊,就被您家的惡狗嚇得手軟腳麻。』『哼!還說呢,有一天,我很想喝酒,只好來你家買酒了,卻被你家的惡狗像趕小偷似的追著跑,害我摔了一大跤。我事後想,何必那麼辛苦,別家的酒雖然不比你的好,將就點兒也可以了,不必受惡狗的氣嘛。』老王、老李、趙大不停的向酒店老闆抱怨,這時候老闆才知道,原來自己店中養了一隻惡狗,看見上門來的客人就咬,嚇得沒人敢上門買酒了。」
  故事說完,晏子又說:「國家中,也有像酒店中惡狗一樣的大臣,跟隨在大王身邊,見到賢明的人不但不推舉,反而故意陷害,使得這些賢明的人不能替國家作事。」晏子這時誠懇的對齊景公說: 「朝中大臣如果個個像土地廟的老鼠,或酒店的惡狗,您想國家治理得好嗎?所以治理國家就怕土地廟的老鼠和酒店的惡狗,道理就在這兒。」 




不祥之兆 

  齊國的國君是齊景公。齊景公喜好打獵。有一次出去打獵,在山上遇到了一隻猛虎, 朝著他們咆哮,把一起去打獵的君臣,都嚇得幾乎跌下馬來,落荒而逃。好容易逃到了湖邊, 又遇到了巨大的蟒蛇,對他們瞪著巨眼,吐著舌信。又一次的把大家嚇得膽戰心驚,爭先恐後的逃命。
  他們逃回了宮中,齊景公非常害怕,認為這是齊國的不祥之兆。請來了晏子,跟他商量:
  「寡人出獵,在山上遇到猛虎,在水邊又遇到巨蟒,差一點兒就被猛虎、巨蟒吃掉。 這實在是齊國的不祥之兆。先生有沒有辦法,能為我解除這凶危之兆呢?」   晏子說:「世上的確是有所謂的『不祥之兆』,足令一個國家喪亡。但就臣所知, 遇到老虎或巨蟒之類的事,倒不在其內。」
  「那是些什麼?」
  「一,是國家有賢才,而君王不知道。二,是君王知道了,但,只願意任用自己的親信, 而不願意任用賢才。三,是雖然也任用了,卻又對他不信任,疑神疑鬼的,不能委以重任。 這才是國家將要危亡的不祥之兆。至於您所遇到的……
  齊景公急忙問:「怎麼樣啊?」
  晏子說:「猛虎以山林為家,巨蟒以水澤為家。您在山上遇虎,在水邊遇蟒,是您闖到了牠們家裡去了,你遇到了牠們有什麼奇怪呢?這與國家大事又有什麼關係呢? 您何必驚慌害怕呢!」




晏嬰的馬車夫 

晏嬰,是春秋時代有名的政治家。晏嬰生活簡單樸素,節儉勤勞,雖然做了齊國宰相,也不奢侈鋪張。他是一個平實而沒有官架子的人,使人由心裡敬佩他。每天,晏嬰都要出門上朝或拜訪朋友,他乘坐的是一輛高大的馬車,車子裝飾得非常漂亮,由一匹大白馬拉車,馬脖子上掛著鈴鐺,一步一響,聲音清脆,引人注目。 
馬車的前座上坐著晏嬰的車夫,他的身材魁梧,相貌堂堂,又駕著駿馬大車,真是神氣極了。有一天,晏嬰又坐著馬車出門,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偷看,看到她的丈夫坐在馬車前座上,一手拉著韁繩,一手揚著馬鞭,真是神采非揚。車夫回家以後,他的妻子忽然提出要跟他離婚的要求。
   「為什麼要離婚?為什麼?」「 晏 先生身高不到五尺,貴為齊國的宰相,坐在馬車上,態度是那麼的謙和。你身高超過六尺,卻只是個馬車夫,還神態驕傲,好像多麼了不起的樣子。哼,看你這種態度啊,將來還會有什麼出息呢?所以我要跟你離婚。」
   原來如此,我」「明天一早我就離開這個家,以後,你好好照顧自己吧!」「娘子,求求你不要走,以後,我改過就是了!」「你會改過?」「我一定改。以前,我從不知道自己的錯,今天聽了娘子提醒,今後,我會 向晏 先生看齊的。」
   車夫聽了妻子的話,覺得很慚愧,就改正自己的態度,變得謙虛有禮了。晏嬰見車夫的態度忽然變好了,覺得奇怪,就問車夫說:「最近,我覺得你變了很多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」「先生的意思是」「我是說,你現在待人處事的態度怎麼和以前大不相同呢?」
   「哦!原來您指的是這個。是的,以前的我,不過是個小小車夫,卻傲慢無禮,自以為了不起,幸虧內人勸告我,我才知道自己犯了錯。」於是車夫就把妻子的話照實告訴了晏嬰。「呵!呵!原來是這麼回事,了不得,了不得,尊夫人真是個賢內助啊!」後來,晏嬰覺得車夫能力好又謙虛,就推薦他做了齊國的大夫。


齊景公葬狗 

春秋時代,齊國景公有隻愛犬死了,景公便下令替狗訂製棺木,並舉行隆重的葬禮。
大臣晏子聽了,趕緊勸他停止。
齊景公說:「哎!好玩嘛!」
晏子說:「君王,您這就錯了。徵收人民錢財不用在人民身上,反而要用來取悅您周圍的人,這樣的國家還有什麼指望?況且孤苦老弱的人凍死,狗卻有得祭祀;貧苦的人死了沒有人憐憫,狗卻有棺木可以厚葬。要是您這種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,一定會怨恨您;鄰國知道了,一定會輕視我國,君王應該仔細地考慮才是。」
齊景公聽了晏子的勸告,才打消葬狗的原意。


 假腳比鞋子便宜     齊景公在位時,刑律繁多而嚴苛,許多人遭到被砍腳的處罰,面對這項苛政,晏子想進諫,卻擔心和國君正面衝突,收到反效果。幸好他善於用三言兩語,或簡單的行動,四兩撥千斤,解決問題,化解解突。

     有一次,機會來了。齊景公問晏子說:「您住在市集附近,知道什麼東西貴,什麼東西便宜嗎﹖」

     晏子說:「當然知道。假腳貴而鞋子便宜。」

   「為什麼﹖」齊景公大惑不解。

      晏子告訴景公,因為犯了大小不等的錯而斷腳的比比皆是,鞋子對他們來說,派不上用場,不如假腳來得實用。

    齊景公聽完哭笑不得,因而減輕刑戮。

    晏子故做輕鬆地答:「鞋子便宜」,其實是用裝瘋賣傻法擺平問題。



 齊景公掏麻雀窩
齊景公有一次興起,去掏麻雀窩,可是弄下來後,卻發現麻雀太小了,於是又把它放回窩裡。晏子剛好聽到這件事,於是就趕緊去覲見齊景公
齊景公因為掏出麻雀又放回去這件事,搞得自己汗流浹背,衣冠不整,突然又看到晏子來,不免嚇了一跳。
晏子齊景公行禮問說:「不知君王您在做什麼,怎麼看起來有些狼狽不堪?」
齊景公看看晏子,說:「我剛才在掏麻雀窩,因麻雀太小,所以最後又把它放回原處。」
晏子聽後,退了幾步,向北面拜了兩拜,向齊景公道賀說:「君王您有聖王之道啊!」
齊景公聽了,不禁一驚,奇怪地問:「我只是掏麻雀窩的事,這和您說的聖王之道有什麼關係呢?」
晏子於是回答說:「君王掏麻雀窩,但因雀兒太小,便將它放回原處,這是愛護弱小的慈悲表現。君王這樣的仁愛之心,連這麼幼小的禽獸都能關切,那更何況是人呢?所以這樣仁愛的表現就是聖王之道啊!也是我們人民的福氣啊!」
齊景公去掏麻雀窩,身為一國之君的他,這樣的舉動的確好笑,而且這樣的行為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動物的傷害上,但晏子卻技巧性的往好的方面去鼓勵讚美齊景公,也借機期許齊景公要將這樣慈愛擴展到黎民百姓,成為一個聖王,晏子的忠誠與機智,的確令人佩服。



幫君王留下好聲名
晏子到別國出使期間,齊景公在全國召集了一些人,建造供自己遊玩、休息的臺館建築。
到了年底,天氣已經變得很寒冷了,工程卻仍在進行,因此很多人挨餓受凍。於是有人開始抱怨齊景公不能體恤百姓,也期望著晏子早點回國,解救他們的困苦。
晏子出使完畢回到齊國後,聽到了齊景公大造臺館,害許多百姓挨凍受餓,但他卻沒有對這件事表示什麼意見。當晏子齊景公回報出使的過程時,齊景公特別設宴慰勞他的辛苦,兩人飲酒暢談,非常愉快。
等到酒酣耳熱之際,晏子起身對齊景公請求高歌一曲百姓所傳唱的歌曲。接著,晏子便唱了起來:「冷水淋濕了我的衣襟,寒徹骨髓,該怎麼辦呢?朝廷侈靡,民生凋敝,不容我生存,該怎麼辦呢?」歌聲悲泣,令人心酸。唱完後,晏子也流下眼淚來。
齊景公看到晏子如此,就安慰晏子說:「先生您何必這樣難過呢?難道是因為我建臺館的工程嗎?我叫他們停工就是了。」晏子聽到齊景公這麼說,便起身向齊景公再三鞠躬道謝。
後來,晏子辭別齊景公,並沒有馬上回家,卻走到工地去。到了工地,晏子竟二話不說,拿起藤條就打起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,一邊打,還一邊凶狠的罵著:「國君叫大家合力建造一座臺館,你們竟還不這樣拖拖拉拉、抱怨一堆,害得進度落後,以後還能做什麼事呢?」
因為晏子這樣,所有的人都認為,晏子傷天害理,在幫助君王虐待百姓,怨聲載道。等晏子回去,還沒到家門口,齊景公就發出命令,迅速停工,於是整個工地的人都非常開心,感謝齊景公停工的德行。
雖然事奉的是無能的君主,但晏子仍虛懷若谷,不誇耀是自己的功勞,甚至犧牲自己的美名,去緩和齊景公原本和百姓不和的關係。

二桃殺三士(比喻運用計謀殺人。) 

齊景公在位的時候,齊國出現了三位有名的勇士,他們分別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,武勇過人,個個以一當千,只是他們的個性驕傲而狂妄,如果聯合起來,足以威脅齊王室政權的安全。齊國宰相晏子深知這三個人雖狂妄、高傲,卻有非常好面子的習性,因此抓住這個弱點,和齊景公共謀設法除掉這三位勇士。
有一天,魯昭公來訪,送來幾個金桃,齊景公將它們分配給幾個在朝大臣,只剩下兩個桃子。晏子便趁機向齊景公建議,不如把這兩個金桃送給最有功勞的勇士,以表彰他們的賢能。齊景公當場下令,所有臣屬都可以自表功勞,以爭取這項榮譽。
公孫接首先挺身而出表示:「幾年前,我陪主公在桐山打獵時,碰到了猛虎襲擊,我單獨一個人力搏猛虎,保護了主公的安全,這個功勞如何呢?」說完便上前來,拿了一個桃子,大吃起來!
古冶子見狀,奮然而起,大聲道:「誅虎不足為奇,我有一次陪主公渡黃河時,妖龍作怪,情況非常危險,我奮力斬妖,平息風浪,救了全船的人,這個功勞如何?」齊景公也作證道:「對的,當時波濤洶湧,非將軍斬殺妖龍,不能解危,此蓋世奇功也,值得食此金桃!」古冶子聽罷,也立刻向前,拿了一個桃子吃了起來。
只見田開疆憤怒地衝上來,大聲表示道:「我曾奉命征伐徐國,斬其名將,俘虜五百餘人,徐君恐懼,主動投降,乞求作為保護國。這次的戰功,使鄭國和莒國的國君因而畏懼,便共推我們主公為盟主,這樣的功勞也有資格吃金桃吧!」
晏子也趁機表示:「開疆的功勞最大,更十倍於前兩位勇士,可惜金桃都吃完了,請賜酒一杯,以後有機會再另作賞賜吧!」
齊景公也無奈地表示道:「將軍的功勞最大,可惜講得太慢,已沒有桃子來賞賜你的功勞了。」
田開疆按劍激昂表示:「斬龍打虎,小事耳,我跋涉千里,血戰功成,卻反而不得食金桃,在齊魯兩國國君的廷宴上受此委屈,乃奇恥大辱,將為萬代所恥笑,何以再有面目立於朝廷上。」說完,揮劍自刎而死。
公孫接看了大驚,也拔劍說:「我這種微小的功勞卻搶著吃金桃,田將軍功勞最大,反而吃不到。拿桃卻不讓,不是廉潔之士,看別人死而不敢跟從,更不是勇者的行為!」說完,也自殺而死。
古冶子大叫道:「我三人情同骨肉,誓同生死,兩人已死,我怎能苟活,於心何安!」也自殺而死。
景公以三人能表露豪傑之氣,便以古禮厚葬之。這便是有名的「二桃殺三士」的故事。


看完後,你對晏子有什麼感想嗎?